魏明光新聞獎獎助辦法
第一條 核心宗旨
魏明光新聞獎以倡議、探索如何促進及提升台灣新聞媒體之表現與品質為核心宗旨;著重於新聞專業、人才、守望與問責、產製環境及營運機制、科技演化和世局變動中之品質的提升和創新精神的發揮,以建構負責任、具公信力和正向影響力的新聞資訊生態。
第二條 獎助對象
本獎項獎勵對象包含本國籍及擁有台灣永久居留權之外籍人士,不論受雇於本國媒體、境外媒體或以新聞為主業之獨立記者。本國媒體機構提報之參賽提案,其參賽者之國籍及專業身分可不受上限。
- 中華民國境內依法設立的專業新聞媒體機構,或其從業人員、團隊。
- 於各類媒體平台發表新聞作品,並以新聞為主業之獨立媒體人或團隊。
- 中華民國境內設立,以促進及提升台灣新聞表現與品質為目標之相關專業團體。
第三條 報名方式:由前揭獎助對象以計畫提案方式報名,並於線上系統繳交所需文件,詳細繳交文件及相關規定請參見「魏明光新聞獎施行細則」。
第四條 獎項類別與徵求重點:魏明光新聞獎分為「倡議獎」與「探索獎」兩類,均以台灣新聞媒體表現及品質之促進及提升為其核心宗旨。
- 倡議獎:以在國內推動及執行為原則,亦稱為國內倡議獎。本獎項鼓勵新聞工作者以開創性思維,致力提升新聞品質、為當前新聞業面臨的問題提出解方或發展出新的新聞產製、報導、呈現方式。
(1) 獲獎名額:每屆評選優秀提案二至五案為原則;為鼓勵優秀年輕人才持續貢獻新聞傳播行業,將特別設立至少一個名額予大學畢業未滿十年之提案者。
(2) 獎勵:獲獎提案可獲得計畫執行獎助金額新台幣75至250萬元。
(3) 提案徵求重點:- 發展新聞媒體報導的深度、專業影響力、獨立性與公信力表現。
- 促進新聞媒體人才延攬、培育與留才措施及其專業素養。
- 創新新聞媒體的內外部守望及問責的措施和機制。
- 規劃與實踐世局與社會變動中,新聞媒體角色與責任。
- 促進產製環境及營運機制的合理化、人性化和有效性。
- 回應與維持數位科技和閱聽文化演變中之新聞本質與價值。
- 其他有助於新聞媒體表現及品質提升之各項創新計畫。
(4) 執行或成果展現方式:優質報導或新聞節目、創新設計、營運建議方案報告、實際執行案例報告,或其他能呈現提案成果之方式。
(5) 執行期限:最長以一年為限。
- 探索獎:以在國外推動及執行為原則,亦稱為國際探索獎。本獎項強調透過海外學習與跨國合作,拓展國際視野、累積人脈與社會資本,進而提升新聞專業能力,呼應倡議獎之精神。探索獎分為「專業進修計畫」(以個人申請為主)及「國際新聞共創計畫」(接受個人、團隊與機構申請)。
(1) 獲獎名額:每屆評選優秀提案二至五案為原則。
(2) 獎勵:獲獎提案可獲得計畫執行獎助金額新台幣60至250萬元。
(3) 提案徵求重點:
1. 養成與提升新聞專業能力。
2. 建立與國際媒體或傳播人才關係。
3. 養成全球視野與多元文化理解。
4. 透過深入國際議題現場,提升新聞獨特性與深度之表現。
(4)執行或成果展現方式:境外觀摩、會議、實習、進修、交流、合作及其他等,有益於專業能力養成與持續投入新聞行業意願之方式。獎助單位也將另外安排成果展現方式。
(5)執行期限:最長以一年為限,「專業進修計畫」於國外訪問期長不得短於2個月,「國際媒體共創計畫」則無最短時間限制。
第五條 應備文件
- 基本資料表(含職涯經歷)
- 提案計畫書(含預算規劃)
- 工作表現紀錄及代表作品(最多五份)
- 任職機構知情書(第二類申請者得免)和推薦函(最多不超過三封)
第六條 收件日期:主辦單位每年將於網站上公告當年度收件日期。
第七條 入圍公告與計畫啟動發布會日期:主辦單位每年將於網站上公告入圍名單揭曉時間與頒獎典禮時間。
第八條 審議機制
為確保本新聞獎順利推動及公正辦理評審相關作業,設置「魏明光新聞獎委員會」(以下簡稱委員會)。
- 委員會由政治大學代表、傳播學會代表、業界專家代表、社會賢達代表組成,負責對本新聞獎之執行細節提供諮詢與建議(含獎助辦法之擬定與修改)、推薦評審或參與審查、協助本活動精進等相關事宜。
- 為辦理評審作業,由委員會聘請傳播學者、新聞實務工作者或具公信力之社會菁英等具多元背景之人士,擔任本新聞獎評審委員。評審委員人數視當年度提案主題與數量而定,每類5至7人為原則。
- 評審過程分為初審與決審兩個階段,評審委員針對當年度提案計畫進行初審,初審會議後將於官網公布入圍名單。入圍提案將經決審會議選出獲獎計畫,最終得獎名單於「頒獎典禮」時公布。
- 根據評審結果,若當年度未有達到給獎標準之計畫,本獎項得以「從缺」處理。
第九條 獲獎者配合事項
- 獲獎者須與魏明光基金辦公室簽訂獎助合約。
- 獲獎者將於頒獎典禮會上,提供獲獎計畫介紹。
- 定期繳交期中進度報告與期末報告。
- 本基金計畫之相關成果推廣,例如出席相關論壇、講座或經驗分享活動。
第十條 本辦法如有未盡事宜,得修訂並公告於「魏明光新聞獎」官網。
聯絡電話:(02)2939-3091*63038